第(3/3)页 这阵子翻阅各种典籍,让李司收获不小。 语言负责传达信息,这种传达是不准确的,甚至没有一副图画表达得更清晰。 10000年前的编程语言和10000年后的编程语言,追求的都是用最简洁的语言,表达最准确的信息。 然而,追求不代表抵达,不管任何语言,表达出来的结果,其实都是模糊的。 那位海明威先生,设计混沌语言时,颇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。 既然无法追求极致的精确,那就追求极致的模糊。 一加一等于2,也可以等于3,也可以等于4,等于正无穷,等于负无穷。 无数道模糊的规则叠加在一起,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,通过模糊的语言,竟然表达出一个相对准确的世界。 李司想到这一点后,顿时觉得豁然开朗。 怀疑一切,质疑一切,一切都是不确定,正是因为不确定,才创造出了确定的世界。 当年那位海明威先生,还真他娘的是个天才。 可是,他是天才,李司有4号、0号的帮助,就真的比不上他嘛。 他可以在实验室创造0号,自己或许也可以。 哪怕创造出一个只有10%能力的0号,也是巨大的跨越。 而很多时候,0和1的差距,要远远超过1和100的差距。 李司忽然对这件事感兴趣起来,他尝试用混沌语言设计一个智能机器人,加深自己对混沌语言的理解: 如果方向是a,则转向b,也可以是c,或者d 这是一段充满bug的程序编程,简直就像渔网一般。 李司却沉溺其中,乐此不疲。 图纸已经设计好,交由0号生产,李司继续编写程序。 一段时间后,生产好的智能机器人,送到指挥大厅。 这是一个球,直径一米。 球是最方便移动的物体。 李司将编写好的程序,上传到球形机器人体内。 然后,将它搬到公路上,手动启动了它。 球形机器人开始滚动。 在设计之初,李司便给了它一个底层使命:移动。 毕竟,一台机器人,纵然再聪明,如果不知道自己应该干啥,也是白费力气。 李司皱眉思考,会不会,0号、2号、3号、4号都是这么设计出来的。 对了,还有1号? 1号的使命是什么?他现在又在哪里? 不可能有0号、2号、3号、4号,却偏偏没有1号吧。 不过,不管是0号的数据库,还是2号与4号,都没有关于1号的记录。 搞得还蛮神秘。 这个时候,球形机器人已经开始移动。 李司给他的使命就是移动,时速15公里,比李司走得还慢。 李司跟在球形机器上身后,见他滚啊滚的,前方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。 向前? 向左? 向右? 向后? 球形机器人体内,不止一个思考单位,李司将总数量控制在100。 现在,这100个思考单位,给出了不同意见,有些向左,有些向右……最后,少数服从多数,机器人向左边滚动。 李司渐渐悟到了什么。 就像人类这个群体,有人早餐吃油条,有人早餐吃面包,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,但数量足够多时,又呈现一定趋同形。 因为人人不同,所以产生了文明。 机器套用这套逻辑,于是产生了盘古号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